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生如夏花,且听风吟,遇见最美春夏之交。5月10日上午,龙二小语文组“泛在读写”工作室成员齐聚学科教室,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展示 且琢且磨
“一个人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追求,就能抵达目的地”挑山工带给了我们坚定的信念和坚持的勇气。田静老师的《挑山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现有特点,以“拍摄一部关于挑山工的微电影”为情境任务,聚焦“动作、外貌、语言”三个镜头,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在定格的镜头中细品语句,体会挑山工负重登山的劳累辛苦和行走路线的曲折漫长,从而对人物品质形象的感受更加的立体丰满,为悟出哲理作铺垫。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斯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行课过程中,田老师以质疑启感悟,以导读促感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扬学生个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鼓励其敢于大胆设想、积极探索的精神。最后,又以学生发表自主、多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有效深化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
且行且思 且悟且进
程杨老师以《让生命之光指引前行》为主题,分享了四年级老师们关于第七单元任务群设计的研究。重点要素贯穿三个任务的学习:一寻找历史的榜样,品读诗词的精神,感悟文人的风骨;二汲取成长的力量,说说英雄的壮举,给英雄写颁奖词;三遇见更好的自己,介绍自己,丰富自己,我的“自画像”。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学习,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让课文中的那一个个榜样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一束光。
从教研出发,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后研讨中探索,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师们成长的契机。评课环节,曹晓曙老师从三方面对田老师给予肯定:1. 教学设计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抓人物语言、外貌、动作多元解读;2.师生素养体现较好,问题设置有层次、开放性强;3.体现新课标理念,读文本悟品质学品质。随后,林燕群老师和万婧老师分别对田老师的课提出建设性建议:1.备课时要基于单元课文的整体写作特色布局,筛选课文重点开展教学,在情境创设上深挖,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2.在第二板块交流拍摄的镜头时可以关注学生的回答,由学生的答案中概括出人物描写的三个角度。进一步拓展资源,让学生多角度感受挑山工,感知挑山工的品质。
最后,泛在读写工作室领衔人徐佳主任赞扬了四语教研组全员参与、多次磨课、共学共研的氛围。围绕课堂教学,徐主任为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新课标要素更好落实转化提供有效思路:1. 育人价值挖掘,要对挑山工精神进行提升;2. 要践行30+10讲练一体化教学;3. 教学时可设计回还照应,用好视频资源,让学生由“浅表化”学习走向“深入共鸣”。同时徐主任希望青年教师向宝藏老师学习,把认真踏实的精神进行传承。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学就是一场修行,唯有奋楫笃行,唯实唯勤,方能不负遇见。
(撰稿:郁佳莉 拍摄:郁佳莉 审核: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