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弘雅教师|信息: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
——记江苏省沈小伟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玲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为进一步推进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10月31日上午,江苏省沈小伟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一次活动在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以“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工作室领衔人沈小伟老师、工作室成员和多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各展风采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张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身边的数字设备》,张老师以“介绍常州美景”作为项目主题,打破传统信息课机房的空间限制,以小组为单位用平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经历项目规划、体验、发现、思考、应用等项目的基本过程。在学生了解数字设备、理解概念的同时,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张老师也善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踊跃表达,整个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情趣。

  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杨明武老师执教了一节《我的专属铭牌》。杨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明确设计“专属铭牌”的主题,通过三个基础任务以及一个拓展任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实践,在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杨老师通过本节课作品的创作由小见大地引领学生感知使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手段来对问题分析、解构、建模并探求解决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智慧共生,研有所思

  在展示课活动结束后,两位老师基于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从教学设计意图和教学得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接着,工作室成员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在找出亮点、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龚余余:

  张老师打破了传统信息课在机房授课的限制,用平板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推进,教学内容也紧紧围绕项目式学习展开,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标。从杨老师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师生素养很高,课堂问题的设置到位,有放有收。最后学生的创意作品呈现也让人眼前一亮,这看出来杨老师也很注重学生的设计创想能力。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分校龙高燕:

  三年级的这节新教材课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教学环境的变化,弱化了硬件的要求,小组合作的方式更促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四个项目贯穿了整个课堂,任务螺旋递进。三是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也能站在学生中间进行交流互动。从杨老师的建模课中也充分感受到好课需要磨,专业需要精,也为我今后的3D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陈露:

  来到龙虎塘二小,感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非常高,表现力也很好,这离不开教师常态课的扎实落地。张老师对新教材使用到位,不管是利用教材中的表格还是评价,都处处体现了从教材出发的理念。杨老师可以看出来也是风格鲜明的一位老师,语言精练很理性,同时他在设计任务时也是环环相扣螺旋递进。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王烨:

  张老师课前准备非常充分,介绍的视频和语言都非常优美。在探讨不同年段设备使用中,教师提前让学生作为小记者采访家人,这也很好地化解了介绍旧设备的问题,建议可以在此加入更多图片让学生有更形象的感知。整节课通过学生的项目策划、小游戏等的环节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

  聚势赋能,悟有所行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沈小伟老师对本次进行总结。首先,沈老师对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给予高度认可并给予点评,沈老师用“教材解读巧”、“项目设计巧”和“评价机制巧”这三个“巧”对张老师的课堂进行总结;杨老师的课堂从“任务推进实”、“难点突破实”与“学生成果实”这几点给出指导意见。同时指出未来老师们再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更多对标新课标,学习新思想,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契机,也指明了今后的研究与学习方向。我们将继续以工作室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撰稿:杨明武  审核:张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