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礼明增智;行万里路,知成行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博览群书,读自然万物、感社会人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诗意、有内涵的老师。为增强教师专业素养,丰富教师文化底蕴,提升教师教育智慧水平,我校于12月23日晚开展了以“深耕阅读路 闻得百花香”为主题的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齐聚云端,共读一本书,畅谈满怀情。
感悟分享共求知
陈莉老师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的作者、内容、推荐理由、读书心得四个方面做了精心的分享。陈老师结合“拼音王国游学记”活动分享了深度学习的四个环节、四个依据、四种思路、三个步骤,具体阐明了深度学习即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思维活动,获得核心知识,把握学习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长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陈老师更表示这部书让其对自己有了重新定位,更鞭策其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她将不断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反思,做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王鑫老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王老师发现核心素养的获得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支撑。书中优质的深度学习,既是主体性学习,又是对话性的,也是协同性的学习。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科本质的真正革新的主体式、对话式的“深度学习”,并且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体悟到自身的学习深度。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困境,大胆创新,基于学情来打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
叶露老师结合四下英语U3 My day教学内容,从单元目标的设定到教学设计如何实现和落实趣味实践活动分享了自己所理解的深度学习。叶老师认为,教师应引领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从而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以优质的课堂提问,推动学生积极活动,发展深度思维呢?可1.优化问题,巧设“梯度”,步步深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更大的发展。”,那么教师就要考虑以“层次性”的问题推进教学。2.优化任务,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巧设任务”,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我发问,相互质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生思维碰撞,推进本文的深入阅读,实现深度学习。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再度审视教学,可以帮助我们面对习以为常的课堂,约定俗成的模式中,突破常识,真正从“学习”的视角去撬动传统课堂,改变“浅表性学习”。
互动点评促成长
费老师: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懂教材,用足教材,用好教材;更要读懂学生的认知起点,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内容结构化。书中总结出的“大情景”或“大问题”的教学策略值得我摸索和尝试。“大情景”或“大问题”是反映学科本质的,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不断探究的需要,还会与学生的经验和前概念有冲突。让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通过探究,理解知识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生长。只有将教师深度地教和学生深度地学有机结合、融合起来,真正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本质,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韩老师:通过倾听三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使我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去思考和改进课堂实施、教学设计、学生管理等,在读书分享相互交流,共同进步。陈老师刚刚分享了书中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解,让我印象颇深陈老师通过剖析“深度学习”的特征,探讨了“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在教学中我有了新的体会,在教学中要善于学习借鉴、自我反思,以学习主体的方式展开深度学习,做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查松山:三位老师的读书分享,虽然学科不同,但总体指向性一样,都是在培养学生成为有正确价值观的未来主人,也是实现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叶老师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定义、实现方法和推进方法,并提出了使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听了三位老师的分享,让我对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改进。
最后徐佳老师和黄莺老师也为青叶团的小伙伴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徐佳老师首先表达了对三位分享老师的肯定。几位老师虽然来自不同的学科,但都结合了本学科的教学,从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到对深度学习、深度课堂的理解和实践,都有自己的心得,值得我们去倾听、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同时徐老师也鼓励大家将阅读所得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和评课中,立足课堂,不断反思和精进。
黄莺老师还结合“中国美食”一课,为老师们讲解了课堂中“老师深度的教”和“学生深度的学”的内涵。最后黄老师认为本次阅读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老师们的分享精彩纷呈,相信每个人都受益匪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是一群有温度的老师在做有温度的教育,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且读且思,愉悦同行,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撰稿:唐宇
摄影:查松山
审核: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