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月13日晚,我校“青叶团”教师们于线上开展了本学期最后一次读书分享。
感悟分享共求知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在认真研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后,青叶团的每一位老师对深度学习又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其中田静、赵康伟老师更是借助本次线上交流的机会分享了他们对于深度学习的一些想法。
田静老师分享本书的第三部分:深度学习的对话指导和反思指导、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外作业和教学评价。田老师结合语文的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深度学习的课外作业和教学评价应该摒弃碎片化、目标简单化等倾向,转向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利的真实性、过程性评价。
赵康伟老师在初读本书后,觉得这是一本理论性极强的书,对于“深度学习”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名词解释的阶段,但后来赵老师回忆起大学时期老师的一次别开生面的上课形式,明白了深度学习其中一个关键是需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建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更是因为对深度学习更深层的理解,赵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更是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互动点评促成长
刘小丽老师对田老师的分享内容深表认同,明白了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新课改中落实核心素养,实现育人目标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践行深度学习需要落实下面两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培育高阶思维;二来立足教学情境,注意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
毛老师对此也是感同身受,认为深度学习的理念价值,不仅在于克服机械学习、浅层学习的弊端,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教师、学生、教学获得高度的统一,使教学内容实现其本应有的价值,使教师、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最大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有助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
活动最后,最后荆亚琴副校长和黄莺老师也为青叶团的小伙伴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荆校指出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渗透进课堂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还需要理解内容和理解学生,并以此来思考调整教学策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黄莺老师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各学科在课堂中落实深度学习,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出实践探索:1整体观瞻文本,为刨根问底读文奠基;2.贯通课堂内外,为迁移学习方法架桥;3引领自主阅读,为主动构建知识搭台;4.构建共生教学,为打造深度课堂定位。实现小学生各门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热情,还需要教师积极打造深度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深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将二者做到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新的一年里,我校青年教师将会借助多种平台不断提升自己,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探索,勤于学习,热爱生活,不负韶华,追逐梦想!
撰稿:左燕磊
审核: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