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三侯
一候东风解冻: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蜇居在洞中的虫类慢慢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在水中游动,穿梭在碎冰片中,仿若背负着浮冰一般。
立春习俗
打春
这里说的打春,与躲春恰好相反,是迎接立春。作为廿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曾是隆重的岁节。在旧时,人们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称为“打春”。意思是“鞭打春牛迎立春,祈福来年五谷丰登”。
咬春
咬春,意为咬定春天不放口,“咬春”咬出了两大美食,春饼和春卷。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
春卷是从春饼演化出来的,聪明的商家预先将菜放在薄饼中卷好,方便食客吃食,慢慢地成了气候,人们称它为“春卷”,它也成了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流行到中国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亲身实践,有的包春卷、有的包馒头,还有的包饺子,有模有样,年味十足。
他们还通过诗配画、小报、手工、吟诵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立春的喜爱和对新春的期盼。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
是冬与春的交替
是旧岁与新生的对话
寒冬渐远,繁花将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你我共迎春暖花开。
撰稿|陈露
摄影|一年级家长
审核|林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