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为提高老师们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合理命题的能力,3月8日下午,在周敏颖老师的主持下,全体英语组教师齐聚学科研究室,聚焦“双减”,深研“新课标”,开展本学期第三次英语学科组活动。
赏优秀案例,提炼“双减”精髓
自“双减”实施以来,老师们通过各种形式学习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双减”。大家在真正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并从多维度出发,撰写了一系列高质量双减案例。但部分案例在撰写形式与框架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针对这一情况,周敏颖老师在活动前选读了大量市一等奖优秀案例,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心准备。首先,周老师通过理清三个概念来让大家明晰“双减”案例该如何撰写:1教学案例定义;2案例与论文的区别;3案例组成元素。接着,周老师提炼出了“双减”案例撰写的精髓,为大家分享了优秀案例的几个显著共同点:聚焦日常教学中的问题;选题或角度新颖、切入点小、做法独到,案例清晰。通过这些经典提炼,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更能找准方向,认真钻研,在“双减”的时代背景下节时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研读“新课标”,紧握命题命脉
学业水平考试可以更好地发挥引导教育教学的作用。本次“新课标”专题活动的主题为学习“新课标”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这一版块。活动前,老师们共同学习了新课标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原则、规划、流程等内容,明确了考试命题要遵循的四个原则: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适宜性。活动时,在周老师的组织下,老师们围绕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开展了主题沙龙。老师们畅所欲言,有序而不失灵动。恽丽玲老师通过教学事例的分享大家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叶露老师结合五年级的摘星作业谈如何在命题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曹丽娟老师分享了市教研活动的最新要求:课前、课中与课后作业一体化模式。大家针对前置性作业的实施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火花不段碰撞出精彩。
引领提升,明晰努力方向
活动的最后,耿周霖主任再次强调了科学命题的重要性,并基于命题原则,要反观我们的日常教学,在教学时要关注立德树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学习经验,要在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为以后的“双减”案例撰写理清了思路,为科学命题的继续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撰稿:曹丽娟
摄影:刘文英
审核:恽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