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学生发展│“双碳”生根 劳育花开
——龙虎塘二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班队建设研究日活动(三)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万婧

细柳如丝,烟雨如织。314日上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的报告厅迎来了一次别具特色的活动,全体五年级学生和所有的班主任汇聚一堂,就“天合田园农场课程开发论证”展开研讨与分享。本次活动由学生发展中心林燕群主任主持,同时邀请了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玲领衔的“少年硅谷”项目组成员参加。

经验分享,明劳作细则

作为一名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发展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是责无旁贷的。五(6)班的学生在班主任朱丽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天合田园农场开展了种植活动,并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全体五年级师生后期的活动开展提供了基本的劳动规章组织细则。活动中,朱老师从劳动前的准备、农场初印象、劳动进行时三个篇章出发,通过台上台下的师生互动,让学生们明确了播撒种子、采摘蔬菜、移栽幼苗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短短的40分钟,同学们真的是收获满满。

聚焦“双碳”,寻发展方向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朱丽萍老师在说课时介绍,这节课的内容一部分来自学生的问卷调查,解决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去农场前需要注意点什么?另一部分则是来自活动的收获与问题。有的可以当场解决,学到经验后再次实践,提高工作效率;有的则需要回校后再次学习,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询问家中有经验的长辈等方式掌握正确种植方式。虽然本次分享的形式不是很丰富,但对于即将开展活动的其他班级来说是有帮助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中,农场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让孩子们对“双碳”目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即,“少年硅谷”项目组负责人张玲老师、成员张宇威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少年硅谷”三大课程体系的内容,并以科学为例,聚焦智能种植和智能气象,提倡进行跨学科学习,班主任们借助学科老师的专业知识,学科老师利用好学生的资源,联合起来进行长程系统的研究,共同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形成案例和成果。

五年级组年级组长万婧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意义所在也发表了一些想法:第一,从劳动课的角度来看,朱老师通过不同组别、不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给予学生很多的劳动支架。第二,从“双碳”的角度来说,在课堂中可以加入一些农林科技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如何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更有效果地种植蔬菜。第三,从班队课的育人角度来看,这节课更多是聚焦到了技能的习得,通过分工合作、同伴互助,通过跨学科学习与隔代学习,通过反思,真正做到了“成事成人”。对于后期课程的实施,建议从已有经验的班级中选择一些学生导师做一次“双碳”知识的讲解员,其他成员听一次“双碳”知识的讲解,完成一次劳动技能的闯关考核,利用好学校的农场,从种植到收获有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从而评选出“劳动小能手”、“低碳实践者”,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最后,林燕群主任进行了总结:本次活动,整个五年级的师生组建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是一种全新的活动组织模式。自“双碳”进校园项目开展以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理念落地的核心词之一。身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教育者有责任带领学生认识到当前地球所处的状况,竭尽所能,联动班级导师团的力量,整合学科,打通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学习场域,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双碳”课程建设的每一个过程,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龙二小的全体师生将继续在“双碳”之旅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撰稿胡芝芬

摄影胡芝芬

审核林燕群

1.JPG

2.JPG

4.JPG

5.JPG

27.JPG

29.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