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面几期升旗仪式我们五年级的7个班给同学们介绍了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此刻谈到全球变暖的话题,想必大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城市消失,天降大火、森林消失,生态系统遭破坏、物种灭绝,空气污染、疾病缠身等灾难景象。
B:我们五(6)班的同学作为新时代的“小农人”,当然更关心气候给农业带来的影响。听听我们的具体介绍吧。
0:我们查阅资料得知,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变暖的危害不只是从地球的皮肤开始层层侵蚀,甚至会从我们的每一顿饭里入手,潜移默化地产生更深远的粮食危机
第一小队:气候变暖对农业气候灾害的影响
1气候变暖对农业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极端气候条件,如干旱、炎热、洪涝、风暴、龙卷风、冰雹、冷害、霜冻等。
1.1:研究认为,气候变暖会使热带风暴增加,从而对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海岸带的农业有重大影响。
2:还有研究指出,气温升高后会导致土壤耗水量加大,尤其是植被覆盖度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耗水量更大,旱灾会更频繁地发生,从而威胁农业的发展。
第二小队:气候变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
3:气候变暖会对农业病虫害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始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虫的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适宜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将呈指数式增长,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概率增大。
4:气候变暖后,粘虫发生的世代均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殖 1—2代。 另一方面,冬季变暖,病虫更易越冬,虫源和病源增大;害虫的越冬休眠期缩短,世代增多。
5:更为严重的是多种主要作物的迁飞型害虫比今天分布更广、危害更大,粘虫越冬和冬季繁殖面积大幅度扩大。
第三小队:气候变暖对农田基质的影响
6:我们来说说气候变暖对农田基质的影响。土壤一旦受旱后,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 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
7:干旱加剧后,植被减少,表土易沙化,使得耕地易受风蚀,遇到大风袭击时,将产生沙尘暴;而一旦受到暴雨冲刷,又会造成严重的水蚀。
第四小队:冰消雪融对农业的影响
8:温室效应的加剧以惊人的速度融化着极地和高山的冰川、冰盖和积雪,其结果从三个方面影响农业:一是海平面上升,沿海岸带的农业区将被淹没,使农业分布区萎缩。
9:二是海岸侵蚀加重及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土质劣化,使土地不适宜农业耕作的需要。
10:三是江河中下游地带洪灾的威胁增大,使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农业投资的风险性显著提升。
1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 2018 年年初公布了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作物影响的报告。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到 21 世纪末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 2℃,水稻、小麦、玉米这三类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分别下降10% ~ 15% 不等;
12:如果到 21 世纪末地球气温上升 4℃,这三类粮食作物的生产将会面临毁灭性的灾难。该报告甚至断言,如果按照当前地球气候变化趋势,21 世纪末人类将会陷入大规模的饥荒之中。
13: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让我们通过一则视频具体了解一下。【插入视频】
全球变暖还会影响粮食品质
14:全球气候变暖受影响的不仅是作物的产量,还会影响到作物的品质。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指出,全球暖化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会引起大米、小麦等主要作物中蛋白质急剧减少,使人类弱势群体濒临发育迟缓和过早死亡的巨大风险。
15: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没有了粮食,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到 2050 年,气候变化使得全球的饥饿人口比例至少增加 20%,反复无常的天气会使得营养不良的儿童人数上升到 3 000 万人,如今没有什么比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灾难更大。
A: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人类如果再不采取必要的行动,长此以往,我们这唯一的家园将“不适宜人类居住”。
B:是啊,为了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联合国已经采取行动,给出具体的目标:到2100年,全球升温一定不能超过2℃,最好低于1.5℃。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具体有哪些措施吧。
16: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导致地球“高烧不退”,其最大元凶就是二氧化碳,高达温室气体总量的80%
17: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它如同给地球造了个大鹏,让地球无法散热,所以它们又叫温室气体。
18:遏制全球变暖,首先要减排,包括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物品生产。
19: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这就叫碳达峰。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但是我们也知道人类总要排放碳,实在减不掉的就吸收掉,当吸收量等于排放量时,排放=没排放,这就是传说中的“碳中和”。
21:碳中和中重要的操作之一就是碳捕集,就是把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捉回来,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净零排放。
22:碳捕集目前有三条路径,第一条就是生物捕集,植树造林,让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据计算,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就能捕集一吨二氧化碳。
23:碳捕集的第二条路径是常技术捕集,化工厂排出的废气里二氧化碳占比更可能高达80%,在烟囱上加装吸附装置,就能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来。
24:碳捕集的第三条路径是新兴技术捕集,目前全球有15个实验室,在试验中直接过滤大气,捕集其中的二氧化碳。不过目前这个技术价格极高,捕集一吨二氧化碳就可能要花600美元,科学家还在努力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5:通过后两种技术捕集的二氧化碳,有些通过高压管道被送到地下或海底,安全的永久封存。
26:其实换个思路,捕集的二氧化碳也能做原料,创造经济价值。比如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过程,二氧化碳可以被做成食品、饲料和肥料。
27:通过技术手段,能把二氧化碳做成气体和液体临界状态,这就叫做超临界二氧化碳。网红抗氧化剂虾青素就是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28:碳减排、碳封存、碳捕集和碳利用,所有这些方面,中国一直在努力,中国的煤炭比重已经降到60%以下,累计植树造林8003万公顷,太阳能、风能发电量两位数增长。
29:按计划到2060年,碳中和会在中国实现。
30:当然要想实现全球碳中和,需要全世界各国做出更多改变,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1: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资源浪费。
32:尽量自带餐具,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33:节约用水用电,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34:短途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
诗朗诵
关1: 守护拥有的美丽是我的梦想,我想留住巍峨的山,灵动的水、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土地。
马1: 我想沐浴清新自由的风,闻见遥远的森林、草原、冰川与海洋,我想追寻广阔的天地,拥抱璀璨的星空、蜿蜒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麦田,
俪1: 我想听见大自然的声音,阳光唤醒沉睡的动物。露水浸入花的身体,小鸟惊动了水面,昆虫张开了翅膀。我想守护每一个美丽的瞬间,在一切消失之前。
吴1: 清晨,我从城市机器的轰轰作响中醒来,落地窗上厚厚的灰尘让阳光不再透亮。
谈1:食客络绎不绝的餐馆后巷,垃圾已经高高堆起,繁忙的道路上,车辆排起长队,人们紧锁眉头。
陈1:我们的幸福在增长,也在消亡。恩格斯曾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2:资源的消耗与掠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透支的地球用种种危机警示着我们,冰川消融,山火肆虐,物种濒危。美好正在逝去,保卫地球,守护生命,迫在眉睫
周2: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的广博孕育了爱的土壤,自然的轮回留宿着生命的恩德。他是我的朋友,她也是,他们也是。我们仰望同一片天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分享着水、空气,还有快乐。我们在繁衍生息中彼此成就生命。
陆2: 我们努力,因为我们不想有一天,天空不再有鸟,大海不再有鱼,人们不再有笑容。我们努力,因为我们不想有一天,我们的贪婪无知与盲目自信,让我们的后代失去了爱与快乐,也失去希望。
俪2: 他们一定很累吧?为了城市的美丽,听说他们很忙,为了让我们看见蓝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到健康的食物,喝到洁净的水。
钱2:他们很有爱心,帮助了很多受伤的小动物,拯救了千千万万的生命。还有他们,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年复一年的努力着,为了让地球多一份绿意与生机。
陈2:其实我们都知道,实现大大的心愿需要每一份小小的努力,在一切消失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
马3:及时清理冰箱,空调调高一度,
周3:分类投放垃圾,捐赠闲置物品,
陆3:人走关灯,一水多用,
俪3: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钱3: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陈3:不过是在生活的微小细节里,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有着伟大的意义。
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我在行动,
我在行动,
。。。。
合:队员们,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让我们养成热爱自然的好习惯,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好小主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