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其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其二, 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
01小满有三候
一候苦菜秀。小满时麦子将熟,但仍青黄不接,过去在这个时候百姓们往往以野菜充饥。食苦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苦菜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莱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二候靡草死。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小满节气,各地开始步入夏天,靡草死也标志着小满节气时阳气日盛。《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根据这些古籍的著述,所谓靡草应该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小满节气,全各个地开始步入夏天,而靡草死正是小满节气阳气日盛的标志。
三候麦秋至。第三候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麦秋的秋字,指的是白骨成熟之时。因此,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于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麦秋至。
02小满传统习俗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祈蚕节
《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期间有过祈蚕节的习俗。
食野菜、苦菜
食野菜也是小满的风俗之一。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旧时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本草纲目》:(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水干方止。
03小满节气的起居养生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依然较凉,温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满时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
二年级的弘雅少年们还通过诗配画、小报等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小满的喜爱。
又是一年小满到,愿你,快乐满满,笑容满满,好运满满,美好的生活,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