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诗意二小>>二小快讯>>文章内容
弘雅教师|数学:夏风催研进,数韵升华彩
发布时间:2024-05-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季琳

夏风轻拂,绿叶婆娑5月21日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组以数学为笔,以课堂为纸,书写夏日的教研篇章。本次活动由四年级数学组承办,让我们携手漫步在数学的花海,聆听知识的旋律,感受思维的火花,共同编织出美妙的数学画卷

智慧之锚,课标领航

“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确定位置本身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环节的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位置的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

1. 内容要求:能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表示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方格纸上的对应关系。

2. 学业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确定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对应点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3.教学提示:图形的位置教学,可结合教室里学生的位置、电影院里观众的位置等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方格纸上的点,用有序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相对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说出物体所处位置。

课堂之韵,智慧交响

林浩老师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林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以“小军在教室中是什么位置”逐步展开教学。教学中,林老师紧紧联系生活实际,在一连串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林老师巧妙地运用座位图让学生 对同一列和同一行数对的特点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整节课,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智慧碰撞,点评生辉

学思并行,行以共进。课后,老师们积极互动,围绕着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积极表达对本节课的看法。顾昕老师肯定了课堂丰富的师生互动环节,通过“挥手”、“猜猜他是谁”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卢琳老师欣赏林老师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活动环节使学生认识列、行,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和朋友的位置。她还提出建议:“可以采用希沃摄像头让学生更直观体会到以老师的视角观察学生的位置。”刘丽雅老师高度认可林老师设计的速记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如何优化记录方法,渗透培养了简化思想。

教材探秘,作业绘梦

在教材分析时,顾鹏飞老师指出:一年级时学生已用直线上的点描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初步积累了数形结合的学习经验,四年级认识数对的含义,将学生经验上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而六年级,学生将继续学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拓展完善确定位置的方法,为后续第四学段学习做铺垫。所以老师提出教学的层次情境引入,激发需求;约定规则,统一标准;理解规则,优化记录方法,让学生深化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认识。

在作业设计上,唐宇老师基于三个设计目标与实施策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安排不同类型和不同知识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作业,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

未来之翼,数学翱翔

夏日的阳光洒满教室,我们的教研之旅也圆满落幕。在这场数学的盛宴中,我们领略了智慧的魅力,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愿我们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在数学的海洋中遨游,追寻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篇章。

(撰稿:何秋婷 摄影:季琳 审核:何玲洁)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