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墨上书屋线上读书会 ▏书香假期 悦读一夏(十)
发布时间:2024-07-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莺

  以书香为伴,品笔墨书卷之情。为引导学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促使全校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视野,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于7月5日上午特别举行以“书香假期,悦读一夏”为主题的暑期读书交流活动。

  【读书分享】

  王巧凤老师:王老师分享了其对于《跨学科课程的内涵、设计与实施》的学习感悟。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使思维保持清晰与活跃。跨学科课程恰如这股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王老师从跨学科课程设计的五个方面展开分享: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王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阐述了自身的思考。王老师表示,这种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融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使她学会了从多元角度思考问题。通过参与跨学科课程,她不但收获了知识,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最后,王老师感慨道,跨学科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不懈地探索。

  吕鑫老师:吕老师分享了自己阅读《跨学科育人的应然逻辑、实然途径与能然路径》的学习心得,深刻地体会到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吕老师从两个方面展开了分析,首先是跨学科育人的应然逻辑,跨学科育人应当打破学科壁垒,以培养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理想状态;其次是实然图景,教育应当学科共生,塑造育人的新观念,同时也要校内外协同,弥合育人的边界。最后是能然路径,能然路径涵盖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及营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跨学科育人不但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更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路径。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她表示深刻认识到了跨学科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愈发坚定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决心。

  【交流互鉴】

  常燕楠老师:王老师深入剖析了张紫屏老师的论文,从跨学科课程的精髓、类型、实施、设计、实践、挑战与反思等诸多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吕鑫老师对“跨学科育人”的应然逻辑、实然图景和能然路径进行了深刻的领会,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身的见解。我深切认识到跨学科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重要效用,今后我也会积极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路径。

  田静老师:通过今天的读书分享,我收获颇丰。语文跨学科研竟怎么“跨”?两位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们觉得,语文跨学科学习“学”的主体是语文,重点着力提升的是语文学科所要实现的核心素养,同时兼顾着提升其他学科所实现的核心素养。其他学科属于被动地“加盟”,是被“卷入”进来的,是对语文学习的补充、拓展与丰富……各学科发挥的是支撑、辅助以及提升的作用。由此可见,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容呈现并非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基于语言文字能力与经验,去探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内容”或者“学习方式”,从而产生共生效应,以达成提升语文课程供给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总结引领

  徐佳老师对青叶团的读书分享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提到我们要认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我们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开阔视野,紧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认真倾听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以此用心引领教育的未来发展。黄莺老师认为两位青年教师的阅读阅读分享在内容深度与广度、表达能力与互动、实践应用与启发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他们的分享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为教学团队和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希望青年教师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和投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暑期“读书交流会”为教师读书交流、共同学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全体教师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今后,我校将进一步推进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开展读书交流,持续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素养,促使教学水平稳健提升,争做学习型、智慧型教师!

  撰稿:韩吉凤

  审核:黄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新苑五路8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