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10月31日上午,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组围绕“全课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全新的目光,探索语文课堂的无限可能。
一、主题学习,观课评课有视角
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学习“新教材、新教学”的主题观摩活动中的全课时教学课例并展开了交流与碰撞,对教学的课时划分,课时重难点的落实、作业的设计有了初步了解与感受。
紧接着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开始了互动交流。交流中,老师们围绕全课时教学的目标设定,情境创设,课堂重难点的划分以及学习活动的推进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王旭萍老师认为,在《玲玲的画》全课时教学案例中,老师紧扣识字教学,运用多元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提升了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创设一以贯之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深入感知主人公情感的变化,也为之后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言语支架。
房丽丽老师则重点关注了课堂中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全课时的教学中,两位老师的评价体系是一致的,不仅与情境中的故事联系起来,还能够捕捉到学生的即时表现,更具指导性和激励性。
郁佳莉老师不仅对课例进行了学习,更是学以致用,以五年级第五单元为例,结合学习到的“初读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巩固”的进阶式学习框架,对课时内容划分和重难点突破做了初步的设计。
徐佳主任则结合《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案例,就全课时教学一、二两课时中容易出现的课堂容量不均衡、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割裂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徐主任特别提到,全课时教学要坚持以素养为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性学习,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
交流的最后,仲桃副校长强调,全课时的教学考验教师的整体性思维,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指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提升综合能力,教学评价的优化要匹配目标要求,这样才能形成教学的“能力环”,助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由案例的学习、课例的分析,到初步的实践,老师们在“学习—反思—再实践”中逐步深入全课时的研究,探索语文课堂的无限可能。
二、调研反馈,备课作业有亮点
活动的第二板块,各教研组长就备课、听课及作业批改情况做细致反馈。经过前期细致的检查,检查组的老师发现老师们的备课融入详细的作业设计,依据各班实际情况做出了个性化的调整。作业批改细致、规范,彰显了龙二小的品质。针对一些个别化的问题各教研组长也提出了落地的改进措施。
活动的最后,仲桃副校长就本次活动做高位引领。仲校高度肯定本次活动研究有深度,通过全员卷入的共研共思助推课堂教学的快速转型,语文核心素养的扎实落地。同时老师们也要具备全局观,扎实日常研讨,精进自主备课,共同助力弘雅课堂效能再提升!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龙二小的老师们定当不忘初心,继续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深耕细研,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
撰稿:万婧
摄影:许阳
审核:万婧